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日趨壯大,不斷應用于社會的方方面面,其正以高效、環保的理念滲入我國新農村的建設中。我國正值加快社會主義新型農村建設步伐,廣大農村舊貌換新顏,在卓有成效的建設中,經濟生活水平穩步提升,這不僅為發展新能源產業、實施農村改革、縮減城鄉差距發揮了積極的促推作用,更為增強國家整體經濟實力、提高綜合國際競爭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能源產業在我國新農村的建設推廣中日趨廣泛,隨著這一形勢的迅速發展,人們對社會經濟科學發展認識不斷加深,在農村普及新能源應用,貫徹落實可持續性健康發展逐漸成為一種強有力的共識。如“十一五”期間,國家高度重視對農村沼氣新能源產業項目建設,循環農業戰略取得突破性進展。
新能源產業項目--沼氣是把沼氣、生物、肥料、飼料有機結合在一起的生產模式,能夠起到減少基礎投入、增產增效、凈化環境的作用,廣受農民朋友的青睞。目前,我國很多地方對于沼氣這種新能源產業項目的利用已經由傳統的單純用于做飯擴大到農業生產領域中,對實現增收增產、改良土壤效果顯著。經過長期以來的發展基礎,農村地區沼氣技術越趨成熟,并集成了多種新能源產業生態技術,形成了多種“養殖-沼氣-果菜”等新能源發展模式,真正促進了廣大農村地區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新能源產業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可開發潛力。然而,隨著以沼氣、太陽能為代表的新能源還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還不能滿足當前農村人口對新能源在生產生活上的越來越強烈的需求,因此,探索出符合農村實際的創新型新能源產業發展模式和道路在當前就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哥本哈根會議后,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成為世界性主題,因此,我國新農村建設中將發展新能源產業放于突出位置,也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