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企業商譽日漸成為影響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企業商譽價值評估業因此成為當下熱點研究問題之一。國際上通行的資產評估方法主要為成本途徑、市場途徑和收益途徑,傳統的商譽價值評估亦沿用這三種方法。
一、成本途徑
成本途徑是從企業創立商標,形成商譽的各種成本和費用入手,計算其現時條件下的重置完全成本,再加除各種損耗進行商譽價值評估。商譽價值是通過勞動創造,但其價值卻與投入成本并無直接的對應關系。人們判斷一家企業的商譽有沒有價值,有多少價值,并不是看它的成本,而主要是看它能不能創造效益,有沒有市場競爭力,這就使得成本途徑的應用受到了很大限制而很少采用。在采用成本途徑時,商譽價值評估分析人員需要估計再創造目標商譽無形資產的構成要素所需要的現行成本。
二、市場途徑
市場途徑是通過與各參照物的比較并調整差異而得出的結果。市場途徑有兩種常用的方法。第一種方法是將目標企業實際成交的收購價格中扣除有形資產和其他可確認無形資產價值后的余值進行商譽價值評估。第二種方法是以實際的指導性銷售交易為基礎來進行商譽價值評估。商譽類無形資產很少同其他資產完全分離而單獨出售,因此,指導性銷售交易通常涉及的是持續經營企業或專業機構。在此類交易資料中,銷售價格在商譽和所有其他資產之間進行分配是公開的。這意味著即使是第二種方法也是依賴銷售價格中的余值來進行商譽價值評估的。
三、收益途徑
收益途徑是通過預期商標商譽能帶來的未來的超額收益,進行折現后確定為現時價值。商譽價值評估取決于其使用價值,即其生存、競爭、發展、獲利能力,能為市場所承認,商譽才有真正價值,這正是收益途徑的出發點。由于商譽的價值與其形成過程中所投入的成本缺乏直接的聯系,而往往取決于它們所能帶來的未來超過同行業一般水平的超額收益,因而對商譽價值評估,較多的采用的是收益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