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環境設計是一門綜合性的新學科,它與建筑學、民俗學、心理學、結構工程學、建筑物理學、建筑材料學密切相關,同時也涉及到家具陳設、裝潢材料的質地與性能、工藝美術、綠化等藝術領域。因此室內環境設計不僅要考慮建筑空間的六個面的問題,而且要運用各個學科的知識,全面地、綜合地進行多層次的空間環境營造。其手法不僅要利用平面構成、立體構成及空間構成的知識,還須利用透視、光影、反射和色彩變化等原理以及物質手段,使大空間變小,小空間變大;按照設計構思的要求,室內環境設計將空間重新劃分與組合,使之增加視覺上的擴展延伸;通過各種物質構件組織變化,加添層次,以求大而不感其空,小而不感其塞,創造出預期的格調與環境氣氛。
室內環境設計是建筑設計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一座好的建筑物,必須包含內外空間設計的兩個基本內容。與建筑設計方案一樣,同一個室內空間環境,可以設計成各種不同的風格,其效果當然是截然不同的。室內環境設計實際上是室內的空間環境設計,是對建筑設計進行深化,是為構成預想的室內生活、工作、學習等必需的環境空間而進行的設計工作。通常所指的室內裝飾和室內裝修,僅僅是實現室內環境設計的手段及其局部設計的工作。
室內環境設計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有研究顯示,室內并不是安全的場所,有時室內污染反而更加嚴重。室內環境設計中對于空氣質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人的健康保障、舒適感受和工作學習效率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