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單質押貸款是壽險公司一種新的投資方式,保單質押貸款在國外的發展已經日趨完善了,但是在我國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雖然說發展不成熟,但是未來的發展空間可以說是巨大的。
所謂保單質押貸款是指投保人首先在壽險公司擁有一定額的人壽保險單,然后把所持有的保單直接抵押給保險公司,按照保單現金價值的一定比例獲得資金的一種融資方式。若借款人到期不能履行債務,當貸款本息積累到退保現金價值時,保險公司有權終止保險合同效力。
現代金融理論認為,所有的金融資產都具有流動性這一基本屬性。幾乎所有的金融資產都需要有流動性和變現能力,人壽保險作為一種現在很流行的金融資產當然也不例外。但是由于人壽保險的長期特性,并且它不能通過建立二級市場和保單交易來實現其流動性變現要求,保單質押貸款的出現實現了流動性的目的與變現能力,所以現在很多保險公司都開設了各式各樣的保單質押貸款業務。
保單質押貸款區別于傳統的商業貸款業務,保單持有人沒有償還保單質押貸款的法定義務,由此保單持有人與保險公司之間并非一般的借貸關系;同時保險人只需要根據保單的現金價值審批保單質押貸款,不必對申請貸款的保單持有人進行資信審查。
保單質押貸款為人壽保險提供了以前不具備的流動性與變現性,為很多企業經營者解決了融資難、融資慢的難題。保單質押貸款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